【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先介绍一下课标和小学教材有关分数的编排,然后在介绍分数工具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一、课标和小学教材有关分数的编排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阶段“分数”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了系统化、结构化设计,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分布在不同的学段。以下是主要教材编排和教学要求的概要:


一、整体编排思路

  1. 循序渐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理解,从直观操作到抽象运算。

  2. 分学段落实

    • 第一学段(1~2年级):铺垫“平均分”概念。

    •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分数及简单计算。

    • 第三学段(5~6年级):深入理解分数意义、性质及四则运算。

  3. 注重数概念的一致性:强调分数是“数的扩充”,与整数、小数形成整体认知。


二、各学段具体内容与要求

1. 第一学段(1~2年级)

  • 核心目标:为分数学习做铺垫。

  • 内容要求

    • 通过分实物(如苹果、图形),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 不直接学习分数,但积累“整体—部分”的直观经验。

  • 教学重点:操作活动中感受“均分”的公平性。


2. 第二学段(3~4年级)

  • 核心目标:初步认识分数,理解简单分数运算。

  • 内容要求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10)。

    •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图形涂色)。

    • 同分母分数比较,或分子为1的异分母分数比较(如1/2 > 1/3)。

    • 结合实物、图形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 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 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具体的量”(如1/2米)。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分数大小比较

    • 简单计算

  • 学业要求

    • 能读写分数,用分数描述生活情境。

    • 能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解释算理。

    • 能比较同分母或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

  • 教学提示

    • 使用折纸、画图、数线等直观模型建立分数概念。

    • 强调“单位‘1’”的多样性(一个物体、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3. 第三学段(5~6年级)

  • 核心目标:深化分数意义,掌握分数性质与四则运算。

  • 内容要求

    • 用分数解决实际情境问题(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作为分数的特殊形式)。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分数乘除法(含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分数除法)。

    • 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为主)。

    • 理解并应用性质进行约分、通分。

    • 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

    •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3÷4 = 3/4)。

    •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相互转化。

    • 分数意义的拓展

    • 分数的基本性质

    • 分数四则运算

    • 解决问题

  • 学业要求

    • 能灵活进行分数转化、约分、通分。

    • 能熟练进行分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

    • 能解决与分数相关的复杂实际问题(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中的分数应用)。

    • 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解决折扣、利率等生活问题。

  • 教学提示

    • 通过数系扩充,理解分数与整数、小数的关联。

    • 强调算理,如“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的原理(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

    • 加强应用意识,设计真实项目(如“制作营养配比表”)。


三、关键变化与教学建议(2022课标突出点)

  1. 强调数的一致性

    • 分数是“数”而非单纯“比例”,需建立完整的“数概念”(如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2. 强化量感培养

    • 注重分数表示“量”的功能(如3/4升水),结合测量活动深化理解。

  3. 取消复杂带分数运算

    • 简化带分数要求,聚焦假分数与带分数的转化,不强调复杂带分数计算。

  4. 跨学科实践

    • 设计项目式学习(如“家庭节水计划中的分数计算”),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5. 重视算理理解

    • 避免机械训练,通过直观模型(如面积模型、数线)解释运算原理。


四、典型教材编排示例

年级 人教版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内容
三下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分一分)
四下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意义)
分数加减法(同分母)
五下
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六上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
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的应用

五、教师注意事项

  1. 避免过早抽象化:中年级需充分使用直观模型支撑概念建立。

  2. 关联除法与分数:在五年级明确“a÷b = a/b”的关系,打通知识隔阂。

  3. 强化估算能力:如判断7/8 + 4/5的结果接近2而非1。

  4. 错误预防:针对常见误区(如“分母相加”)设计辨析活动。

⚠️特别提醒:2022课标弱化了繁分数、复杂带分数运算,教师应严格依据课标要求控制练习难度。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二、介绍分数工具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此工具,在授课的时候放映的时候,点击工具条上的学科工具,如下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点击“查看全部学科工具”,如下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点击数学,找到”分数”,点击如下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打开进入如下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点击第一个按钮:认识分数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打开如上图界面,再点击右下角的“刀”,切开月饼,月饼由整体“1”,分成了两个二分之一。动画演示。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旁边的小鱼有提示哟!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点击刀旁边的按钮,可以选择份数。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再点击刀,如上图,动画演示切开,最后呈现上图界面。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月饼后边有常见的的图形,可以打开。例如点击“圆”,打开后,如撒谎给你图。可以点击按钮进行分割。圈1点击打开圆,圈2点击选择份数,点击小刀,分割。最终如上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后边的几个样式如上图,笔者组合打开,讲课的时候,可以进行比较。下面的线段和彩带可以选中后,拖动两头的绿点拉长。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以上室分数认识,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形成分数的感知和认识。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下面介绍分数的大小比较。
点击如下图按钮。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打开如下图界面。圈1和圈4,先点击分母的数字,设定分母,然后设定分子。点击圈2,显示图形,点击圈3,显示比较符号。点击圈5返回首页。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下图随意设定的数字,点击显示图形的界面。是否很直观。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下图点击“比较大小”,显示比较符号。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点击“隐藏图形”,显示如下图。这样学生有了直观引导,建立了分数的感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可以去掉图形。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接着介绍分数计算:返回首页,点击“分数计算”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打开如下图。可以调节设定分母和分子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点击第一个“展示加数”,显示图。如上图。点击运算符号,显示修改运算符号。如下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如下图,点击显示第一个加数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点击第二个按钮,显示第二个加数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点击第三个按钮,点击计算,动画展示图示运算过程和结果。如下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点击“约分”,动画展示约分结果。最终如下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点击第四个按钮,如下图,展示算式。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以上十一加法运送展示的,其他的方法雷同。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十九)之——数学学科工具“分数”的应用是否觉得这样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直观。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分数感念的形成呢?学生从外部的认识,转化为内部的认知,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快。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