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AI 知识库21小时前发布 老郑江歌
863 0 0

本期——

1.笔者先介绍小学数学中面积比较的内容编排和教学策略

2.然后,再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中“面积比较“工具的应用方法


一、【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小学数学中面积比较的内容编排和教学策略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小学数学中“面积比较”是学生理解面积概念、为后续学习面积计算和公式奠定基础的关键环节。其编排和教学策略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直观感知和操作体验。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解析:

一、 内容编排(通常出现在小学三年级,学习面积单位之前)

  1. 起点:在“面积”概念初步认识之后

    •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 此时的重点是比较不同图形面积的大小,而非精确测量。

  2. 编排顺序: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

    • 对于不规则图形或难以直接铺满的图形,可以通过剪开再拼成规则图形或已知面积图形进行比较(本质上还是为了应用重叠法或拼摆法)。

    • 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 这是核心方法教学重点

    • 引入“单位”的概念(但此时尚未正式定义“平方厘米”等单位)。

    • 使用统一的、小的“非标准单位”(小正方形、小圆片、小三角形纸片等)去铺满(覆盖)要比较的图形。

    • 哪个图形铺满后用的“单位”数量多,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 目的:

    • 体会“面积是覆盖量”。

    • 感受“比较需要统一的标准”。

    • 为引入标准面积单位做铺垫。

    • 发展空间观念和计数能力。

    • 将两个图形直接重叠在一起,观察哪个图形有“多余”的部分。

    • 适用于形状相同或相似的图形(如两个长方形)。

    • 局限性:对于形状差异较大的图形(如一个细长的长方形和一个接近正方形的长方形)或无法重叠的图形(如画在纸上的固定图形)效果不佳。

    • 比较差异非常明显的两个图形(如一个大正方形和一个小三角形)。

    • 目的:强化“面积是大小”的直观感受。

    • 直接观察比较:

    • 重叠法:

    • 拼摆法(数单位):

    • 剪拼法:

二、 教学策略

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面积比较的本质(覆盖量的大小),掌握比较的方法(特别是拼摆法),并体会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策略应强调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讨论交流

  1. 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 呈现需要比较面积的实际问题或有趣图形(如两块形状不同的田地、两块不同形状的手帕、两个房间的平面图)。

    • 提问:“哪个更大?大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方法,暴露前概念(可能有人会用看边长、周长等错误方法)。

  2. 引导探索,体验方法:

    • 提供剪刀和不规则图形(或差异较大的图形)。

    • 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剪拼,将图形转化成便于比较的形状(如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与另一个图形相似的形状),再应用重叠或拼摆法。

    • 提供材料:准备大量统一的小正方形(或其他形状,但正方形最常用)、待比较的图形(画在方格纸上或白纸上)。

    • 任务驱动:“你能想办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吗?用老师给的小方块试试看。”

    • 动手操作:让学生自由尝试用方块覆盖图形。鼓励不同的覆盖方式(可以铺满,也可以只在边界铺,只要能比较)。

    • 观察发现:

    • 交流讨论:

    • 引导学生注意:必须铺满整个图形(强调“覆盖”)。

    • 引导学生注意:必须使用同样大小的方块(体会“统一标准”的重要性)。可以设计陷阱:故意提供大小不同的方块,让学生失败,从而深刻理解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 数一数各用了多少个方块。

    • “你是怎么比的?”(让学生演示和描述过程)

    • “为什么都要用小方块?用大一点的方块行不行?为什么?”(强化统一标准)

    • “这个图形用了9个小方块,那个用了12个,说明什么?”(建立“数量多 -> 面积大”的联系)

    • 比较不同覆盖方式(如是否对齐、是否有空隙)的结果是否相同?强调要“密铺”(无缝隙、不重叠)才能准确计数(为后续学习面积计算规则做铺垫)。

    • 提供差异明显的图形,让学生直接判断。

    • 提供可移动的、形状相同/相似图形卡片,让学生动手重叠比较。

    • 讨论重叠法的优点(直观)和局限(对形状要求高)。

    • 直接观察与重叠法:

    • 重点突破:拼摆法(数单位)

    • 剪拼法:

  3. 对比辨析,深化理解:

    • 用铁丝围成两个周长相同但面积不同的长方形(如长6宽1 vs 长4宽2),让学生比较面积。

    • 用纸剪出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的图形(如用相同数量的小方块拼成不同形状),让学生比较周长。

    • 核心提问:“周长长的图形面积一定大吗?” “面积大的图形周长一定长吗?”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周长和面积是不同的概念。

    • 周长与面积的混淆:这是学生最常见的错误。设计对比活动:

    • 不同方法的适用性: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用重叠法方便?什么情况下必须用拼摆法?拼摆法有什么优势?(不受形状限制,可以精确比较)

  4. 变式练习,巩固应用:

    • 在方格纸上比较图形(直接数格子)。

    • 给出图形和铺好的单位,判断哪个面积大。

    • 给出铺好的单位数量,判断面积大小。

    • 设计一些图形,部分铺好单位,部分空白,让学生补充完整再比较。

    • 判断一些说法是否正确(如“占格子多的图形面积一定大” – 需考虑格子是否统一)。

    • 设计一些陷阱题,如单位不统一、图形未完全覆盖、周长干扰等。

  5.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 找找生活中需要比较面积大小的例子(书本封面、桌面、瓷砖、田地等)。

    • 简单介绍:我们以后会学习更精确的方法(面积单位、计算公式)来测量和计算面积。今天的拼摆法就像用“小方块尺子”在量面积。

三、 关键注意事项

  • 操作体验是核心: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小方块(或其他单位),亲身体验覆盖、计数、比较的过程。这是建立面积量感的关键。

  • 强调“统一标准”:通过操作中的问题和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比较时必须使用同样大小的单位。这是后续学习标准面积单位的认知基础。

  • 区分周长与面积:这是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直观对比活动和明确讨论,帮助学生澄清概念。

  • 语言引导要精准:使用“覆盖”、“铺满”、“大小”、“面积”、“比…大/小”、“用了…个(单位)”等清晰、准确的数学语言。

  • 鼓励多样化的方法:认可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不同比较方法(即使效率不高),引导他们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 利用直观具:方格纸、透明方格片是非常有用的教学工具。

总结:

面积比较的教学编排,遵循了从直观感知(观察、重叠)到量化比较(拼摆、数单位)的认知路径。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创设情境引发需求,提供材料引导探索(特别是拼摆法),通过操作体验深刻理解“覆盖量”和“统一标准”的意义,并通过辨析对比澄清概念(特别是与周长的区别)。扎实的“面积比较”学习,能为后续面积单位、面积计算乃至体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中“面积比较“工具的应用方法

小学生面积大小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没有直观的引导,在他们的认识里建立面积大小的概念认识,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过程,而有了直观可视化引导,学生的理解更快,认知的构成会更明确和迅速。下面介绍工具使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放映授课的时候,点击学科工具,打开之后,点击数学,在数学工具库中,找到面积比较,如下图,点击打开,开始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如下图,打开默认界面。两个不同图形的比较展示。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点击下方第三个按钮,展示如下图。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点击第三个按钮,显示如下图。进行图形面积的比较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以上的图形是同类图形的不同形态,但是大小的比较还不够。如下的操作会更形象。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点击中间换色按钮,在蓝色图形中添加一个黄色图形,这样大小更明确还可以一键拼图。如下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可以添加不同的图形。如下。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课堂与技术】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制作交互课件(二十一)之——数学学科工具“面积比较”的应用

点击”重置“可以回到初始状态。

家人们,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工具在上课或者辅导孩子的时候,非常有用,特别是对小学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