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代码库里,架构、接口设计等等信息大多是隐性的,要么是记在脑子里,要么零散地分布在各个文档里。Qoder 引入的Repo Wiki,就是把这些隐性知识显性化。它会在读完整个代码库后,自动生成一份“项目百科”,把工程结构、依赖关系、API用法、技术债、关键决策脉络都梳理清楚。更方便的是,Qoder 还会生成明确的 To-do清单,随着项目演进,Wiki还能不断更新,保持和代码库保持同步。实测对比月初的时候,K姐就实测对比过TRAE SOLO 和 CodeBuddy IDE。TRAE SOLO 和 CodeBuddy IDE 谁更强?编程小白上手实测今天咱们把同样的提示词发给Qoder,看看这三款国产 AI IDE 到底谁更强。
小游戏
提示词:生成一个像素风的贪吃蛇小游戏这个小游戏界面做得和 TRAE SOLO 风格很像,玩起来也是很流畅的。
参考图生网页
提示词:生成和图片一样的购物网站,风格要求柔和、舒缓、果冻感,色调以奶白、雾紫为主,整体让人有放松的感觉,动效柔和自然。Qoder 这个网页做得很棒,我觉得是这三个里面对原模板还原和优化最好的。Qoder 对页面的理解很透彻,通过静态图片就还原了网页顶部的 Banner 页设计,三大主题 Banner 页可以自动和手动切换。下拉页面后,精选分类、精选推荐等这些分区的设置,三者做出来都差不多。不同的是,TRAE SOLO 是用不同的 Emoji 图标代替了商品展示;CodeBuddy IDE 部分模块用 Emoji 代替商品图,另一部分仅保留图片占位符,没有实际渲染图片。Qoder 直接在页面中加载了真实的商品图,与购物网站的整体定位更加契合。
提示词:做个腾讯视频首页首页的布局很不错,各个视频的分类也都很齐全。视频的位置都用占位符显示了。我们继续生成后端和数据库,方便管理网页内容。提示词:为我的网站匹配后端和数据库,方便我管理网站。Qoder 给我生成了一个后端界面,可以看到各个版面有哪些内容,但是还是不能编辑。我们可以继续让它一步步修改,比如,允许编辑轮播图。我们在后端添加一个“K姐研究社”的轮播页面展示,可以看到,我们在后端编辑后,前端页面也会实时更改。这下我们就可以通过后端界面,把我们想要展示的内容传到网站上啦。整体用下来,我感觉 Qoder 确实挺强大的,这些小项目几乎都是一次成功,而且能让我们看清它执行的每一步,很靠谱。这种感觉,就像身边多了一位既懂项目、又能干活的同事。不过,它也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有时候改一个任务会花很久,很多步骤都需要你逐个确认,也偶尔会出现交付的项目和预期不完全一致的情况,需要我们指出问题,给出明确的调整方向。一些分享2年前,IDE 还只能补几行代码。23年下半年,IDE 有了对话式交互,可以解释bug,回答问题。24年11月,Anthropic 提出了 MCP,让 AI IDE 理论上能直接调用外部工具和数据库,但配置复杂,接入门槛高,很少有人真正用起来。再到今年5月,MCP 接口统一,只需要填个 API Key,AI IDE 就能直接调用外部工具。“一句话生成应用”、“一句话部署”慢慢成为常态。短短两年,AI IDE 已经翻天覆地。Qoder 的出现,把这场进化推向了新高度。它不再满足于“写得更快”,而是让 AI 先理解,再执行。这不仅仅是更聪明的 IDE,更像团队里多了个能独立负责模块的虚拟工程师。Qoder 代表的,是开发范式的切换。未来的团队,可能不是“人用 AI 写代码”,而是“人和 AI 并肩开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