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R1 VS OpenAI o1,我真的要吹爆它

AI 知识库8个月前发布 easypay007
857 0 0
博思AIPPT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每天推送“AI干货”!
DeepSeek背景介绍DeepSeek,全名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17日,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先进大语言模型(LLM)及相关技术的创新型科技公司。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曾是量化私募公司幻方量化的创始人。他于2008年起带领团队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全自动量化交易,并在2023年7月正式成立了DeepSeek,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至今并未进行外部融资。这里有必要着重说一下量化交易。什么是量化交易

DeepSeek R1 VS OpenAI o1,我真的要吹爆它

量化交易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分析市场数据,自动执行买卖决策的交易方式。梁文锋带领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意味着他们通过计算机程序来预测市场走势并自动化执行交易决策。具体来说,量化交易将各种投资策略转化为数学公式,并将其编写成计算机程序。通过设定特定的条件,这些程序能够自动进行买入或卖出操作,比如当某一技术指标达到预设的阈值时,系统会立即执行交易。这种交易方式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为情绪对决策的干扰。量化交易不仅可以应用于股票市场,还可扩展到债券、外汇、期货以及衍生品市场等多个金融领域。其核心在于利用大量历史数据和复杂的统计模型,识别并利用市场中的微小定价偏差,从而实现稳定的收益增长。15年的历史数据训练加技术沉淀,deepseek的爆火可见并不是偶然的。咱们再直接的说一下它爆火的原因DeepSeek爆火原因主要归因于两大因素:性能和成本。DeepSeek-R1模型通过强化学习技术,在数据标注极少的情况下,显著提升了推理能力。出色的性能引发了科技界的高度关注,并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认为其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以下是DeepSeek R1OpenAI O1的对比(包含预训练成本和输入Tokens价格):

特性
DeepSeek R1
OpenAI O1
推理能力
联网搜索
支持
不支持
PDF阅读
支持
不支持
过程公开性
全公开
未公开
开源情况 免费且开源
不开源
预训练成本
557.6万美元
超过5576万美元
输入Tokens(每百万)
1元(缓存命中)/4元(缓存未命中)
6元

总结:

  • DeepSeek R1在功能上更全面,支持联网搜索和PDF阅读,且过程全公开、免费开源,预训练成本低,输入Tokens价格也更优。
  • OpenAI O1虽然推理能力强,但不支持联网搜索和PDF阅读,过程未公开,预训练成本高,输入Tokens价格也较高,且不开源。

DeepSeek在预训练成本和部分API定价上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缓存命中的情况下,输入Tokens的成本更低。约为OpenAI GPT-4运行成本的三十分之一。因此,DeepSeek被誉为AI行业的“拼多多”。技术原理对比DeepSeek R1DeepSeek R1的技术核心在于其创新的强化学习(RL)技术,这种技术使得模型在后训练阶段能够以极少的标注数据在数学、代码和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其训练过程包括纯强化学习训练、冷启动与多阶段训练以及模型蒸馏等几个关键环节。

  1. 纯强化学习训练:DeepSeek R1-Zero不依赖任何监督微调数据,仅通过强化学习实现推理能力的自主进化。采用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GRPO)算法,通过在组内进行奖励对比来优化策略,规避了传统强化学习对复杂价值模型的依赖。
  2. 冷启动与多阶段训练:为了克服纯RL训练可能带来的可读性不佳及多语言混杂问题,DeepSeek R1引入少量冷启动数据和多阶段训练流程。冷启动阶段通过高质量长推理链数据微调基础模型,提升输出可读性;强化学习阶段引入语言一致性奖励机制,优化数学、编程等任务表现。
  3. 模型蒸馏:支持将大模型的推理模式高效蒸馏至小模型,使得小模型在保持高效运行的同时具备强大推理能力,适用于资源有限的部署场景。

OpenAI o1OpenAI o1则通过增加思维链推理过程的长度,突破推理任务的瓶颈。在技术实现上,OpenAI o1高度依赖于监督微调和思维链推理(Chain-of-Thought, CoT)。

  1. 监督微调(SFT):依靠大量人工标注的监督数据进行微调,提升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在于标注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对模型性能影响较大。
  2. 思维链推理:通过延长推理过程,模型能够将复杂问题逐步分解,通过多步骤的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在复杂任务中展现出更高的效率。

性能表现官方数据在后训练阶段,DeepSeek-R1大规模使用了强化学习技术,在极少标注数据的条件下,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与OpenAI o1正式版相当。

DeepSeek R1 VS OpenAI o1,我真的要吹爆它

推理任务

模型
AIME 2024(%)
MATH-500(%)
LiveCodeBench(%)
Codeforces Elo
MMLU(%)
MMLU-Pro(%)
DeepSeek R1
79.8
97.3
65.9
2029
90.8
84.0
OpenAI o1-1217
79.2
96.8
63.4
2015
91.8

在数学任务中,DeepSeek R1在AIME 2024测试中以79.8%的Pass@1准确率超越OpenAI o1-1217的79.2%;在MATH-500任务中,DeepSeek R1达到97.3%的Pass@1准确率,与OpenAI o1-1217的96.8%相当。在编程任务中,DeepSeek R1在LiveCodeBench任务中取得65.9%的Pass@1准确率,高于OpenAI o1-1217的63.4%。知识密集型任务

模型
GPQA Diamond(%)
SimpleQA(%)
DeepSeek R1
71.5
30.1
OpenAI o1-1217
75.7
47.0

在GPQA Diamond任务中,DeepSeek R1达到71.5%的Pass@1准确率,稍低于OpenAI o1-1217的75.7%。在SimpleQA任务中,DeepSeek R1的准确率为30.1%,低于OpenAI o1-1217的47.0%。通用能力

模型
AlpacaEval 2.0(LC-winrate)
FRAMES(Acc.)
DeepSeek R1
87.6
82.5
OpenAI o1-1217

AlpacaEval 2.0任务中,DeepSeek R1达到87.6%的胜率,显著优于OpenAI o1-1217。在FRAMES任务中,DeepSeek R1的准确率达到82.5%,展现出强大的文档分析能力。价格对比

对比项目
DeepSeek R1
OpenAI o1
输入价格(每百万token)
0.55美元
15美元
输出价格(每百万token)
2.19美元
60美元
运行查询成本(每百万token)
0.14美元
7.50美元
DeepSeek R1 VS OpenAI o1,我真的要吹爆它
FAQ

  1. 问:DeepSeek R1预训练成本为什么这么低
    • DeepSeek R1支持将大模型的推理模式高效蒸馏至小模型,使得小模型在保持高效运行的同时具备强大推理能力。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模型的部署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运行成本。
    • DeepSeek R1的算法优化使其能够适配国产芯片架构,如华为昇腾。这种适配不仅降低了对进口高端芯片的依赖,还为模型的训练和部署提供了更多选择,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2. 问: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DeepSeek R1和OpenAI o1有何不同?
    • 答:DeepSeek R1在自然语言理解、自动推理和语义分析等任务中表现突出,而OpenAI o1在自动问答和文本生成任务中表现优异。两者各有优势,适用场景有所不同。
  3. 问:DeepSeek开源对模型发展有何影响?
    • 答:开源策略使得开发者能够直接复现和改进模型,大大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门槛。例如,DeepSeek R1开源了包括模型权重、训练细节和算法在内的全部内容,使得开发者可以直接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这种开放性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例如开源模型在GitHub社区的贡献者数量和迭代速度均显著高于闭源模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