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我就可以上各种实验室级别的仪器,甚至飞到南极给大家测试录音笔的极限性能

所以当我听说腾讯元宝也出了「AI录音笔」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要集全套了,有点同感到为什么明明有一副AI眼镜还会再买几副换着用的感觉了。不过这次的「AI录音笔」没有任何硬件参数,没有克重,也不用买,就内置在腾讯元宝App里,免费用。

终于解决了为什么有手机还要专门买一个录音笔,为什么录音笔还需要AI,戴耳机的时候AI录音为啥不能用的三连问,But,这款录音笔带了一个更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不用系统自带的?

我第一个理由是实时转写,在AI录音笔界面,我能看到实时转写,
看上去也就基础功能嘛,那如果我再补充一个,还可以实时翻译呢?
这个速度的话是完全跟得上发布会的语速的,这两个视频我都打开了双语字幕,这样可以跟AI录音笔来做个真实效果对比,测试下来翻译质量杠杠的,毕竟用腾讯会议实时翻译也很久了。下次追发布会的时候也不需要按插件等转播了,有元宝就行。这两个理由已经够我这个曾经的留子心动了,谁知道我给Otter充了多少钱,就为了听清楚印度教授的英语。那是不是中文场景下没那么突出呢?这个页面的右下角,元宝还在蹲着等着干活呢,
它会在录音的过程中每2分钟进行一次内容总结,我就不担心分神或者中途要回信息,特别是开周会的时候,我在下面扒扒扒扒写周报,也不会担心突然点名到我,我可以一眼就get到前两分钟,甚至前十五分钟发生了什么。还能边录边问,录音过程中不用中断录音,也不切换软件,在上一级界面就可以实时提问,
就是说我可以漏掉的时间从十五分钟扩大到一小时甚至不止了,这样就有点像元宝版腾讯会议的AI托管了,这个我之前也有测评,我的开会焦虑,被腾讯会议和腾讯元宝治好了它们两个简直是互补,一个去不了会议用,一个在会议上实时用,录音结束之后还可以把音频当作一个文件,继续追问,让元宝整理知识点,联网搜索。我还测试了几个过去我做AI录音笔测试中的痛点,第一痛就是戴耳机能不能录音?答案是不行,只能录制外放的声音第二痛就是录音过程中会被电话打断吗?答案是不全会,自带的拨号和facetime会打断录音,但微信电话不会,说话过程也会收音。如果可以加上音质增强和自动切除静音片段的话,这个AI录音笔就什么都不缺了,天天纠结要买那款AI硬件,感觉忽略了它们是怎么来的了,先是觉得手机有缺点,可能是不够专注不够续航不够多传感器,于是有了AI录音笔、AI Pin、AI眼镜、AI戒指。像一场大型实验,我们把AI放出去,看看它有了不同的物理形态后究竟能长成什么样。而元宝把硬件化的AI录音笔重新虚拟化,让我开始思考一个更怪更绕的问题,下一个被虚拟化回来的AI硬件会是什么?压缩成本,增加续航,降低存在感,有一部分AI硬件活下来,但大部分的陪跑只是为了证明了一个AI助手还可以是这样而存在的。当所有人都看懂了它们的演示之后,它们那个物理外壳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一旦我们都搞懂了,哦,我需要的是一个永远在线,能看能听,能帮我总结和提问的AI灵魂,那个灵魂就会立刻挣脱它的物理牢笼,寻找一个更高效,更便宜,更无处不在的宿主。而那个宿主,大概率还是我们存在时间最长的外置器官,又称手机儿
@ 作者 / 卡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