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如何破解通用模型与行业需求适配矛盾,高校专家提出智能体优化解决方案

当前,大模型通用能力与行业深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矛盾日益凸显,智能体开发面临技术、应用、成本、数据等挑战。9月29日,在由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与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大模型技术应用落地系...
1个月前
2,374553

当AI学会“自己动手”:工业智能体能否引爆下一场制造革命?

自动化技术让工业生产得以按照预设流程精准运行,但人工智能的浪潮,正推动制造业从“自动化”迈向“自主化”的下一阶段——系统不仅能执行命令,更能自主决策、动态适应,在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下寻找最优解。想象一...
1个月前
1,926426

李开复:不排除未来再做超大基模预训练,当下没有性价比

今年1月,因放弃超大基模(万亿参数以上)预训练业务,李开复创立的零一万物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再追求训练超大基模的零一万物随后投身于企业模型应用领域。在9月25日举行的上海“元启上海”华东数智大会...
1个月前
2,023144

算力网中的“高速公路”:互连如何跟上GPU的脚步?

计算、存储、互连,是算力网络图谱中的重要基础设施。GPU始终是算力聚光灯下的绝对主角,而数据的“流转”则离不开互连。以GPU为代表的算力每两年就会有上百倍的快速进步,但互连带宽却远远落后于算力成长。互...
1个月前
1,982680

“上海科学仪器创新港”揭牌,破解仪器研发的共性难题

·几个核心难题:底座技术薄弱,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不足,难以从“单台样机”走向“批量生产”;缺乏耐心资本和长期主义的考核机制,导致创新人才匮乏,企业难以在长周期、高投入的赛道上持...
1个月前
2,491341

“揭榜挂帅”首次覆盖科普领域,打通科普内容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然而,优质的科普项目往往藏在大学、科研院所及医院“深闺”中,很少能进入公众视野。如何打通科普产品从“产出”到...
1个月前
1,636761

聚焦青年科学家激发原始创新,上海市科学智能“百团百项”阶段成果亮相

科学智能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深刻重塑科研范式、赋能产业升级。9月24日,上海科学智能联合创新中心组织科学智能“百团百项”项目路演,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工程等领域的首批项目...
2个月前
2,754639

观察|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工业AI正在寻找最佳落地姿势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在上海开幕,“AI智能制造”是今年展馆里最醒目的主题:“工业+具身智能”、“AI驱动,让算法更智能”、“数智融合”等与AI智能制造相关的标语随处...
2个月前
2,132852

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的双向奔赴,量子智能有望开辟技术变革新路径

融合了量子科技与人工智能两大前沿技术的量子智能正成为深度交叉融合的战略高地。一方面,人工智能正在为量子研究提供强大助力,赋能量子科学发展的同时,还能显著提升量子设备性能。另一方面,量子计算已逐步进入中...
2个月前
1,634675

张杰院士:三步走,2045建成上海首个聚变商业电站

9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在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上表示,目前该所正在通过三步走,希望能够在2045年在上海做出第一个聚变的商业电站。张杰透露,激光聚变的研究基地已经于2...
2个月前
2,0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