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然而,平板电脑教学在普通课堂上的普及却并不如预期。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为什么公开课中却频频出现平板教学的身影?课件老师准备写一篇论文,同时又准备开启新一轮的研究实践。
(三)有平板无平台。一台安卓平板电脑,一般价格都在3000以内,一个班45个孩子,5个孩子一个小组,9台平板即可,总价算下来也就不到三万。与动辄十几位的平板教室相比,性价比极高,于是,很多学校便购买了一批平板,希望老师们能在课堂上用用。有了平板电脑,如何对这些平板进行统一管理,比如:收发文件、屏幕控制等。这些都需要一个软件平台来进行管控。
(一)平板电脑成本较高。平板电脑作为教学工具,其设备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这对学校,尤其是普通公立学校来说,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尽管许多教育政策提倡信息化教学,但学校财力有限,往往难以为每位学生配备平板电脑。
(二)教学模式尚不成熟。相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平板电脑的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师们对这种模式的运用缺乏足够的经验,现有案例数量有限,成功的模式难以大范围推广。尤其是在普通课堂上,教师既需要关注教学目标,又要平衡技术的使用,难免增加了教学的复杂度。
(三)视力保护和政策限制。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对学生视力的影响是家长和学校共同担忧的问题。同时,一些地区的教育政策对电子设备进课堂提出了明确限制,进一步制约了平板电脑的普及。
三、为什么公开课热衷于使用平板电脑?
(一)看上去有科技感。在公开课场景中,平板电脑的使用能够展示教学中的技术融合,营造现代化、科技感十足的课堂氛围。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能够更好地展现学校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易于展示学生成果。平板电脑能够快速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即时反馈、作品展示等功能,让课堂更加直观、生动。这些功能在公开课中能够增强互动性,给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便于采集教学数据。通过平板电脑,教师可以即时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这种数据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也为课后分析提供了更多素材。
四、如何平衡公开课与日常教学中的平板使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