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课件老师收到微信一条消息:课件老师,你和田老师一起指导的案例送到四川省参加评比了。
课件老师经过些许时间,翻了一下和“小薛老师”的微信聊天记录,才想起自己有一天班后,晚上8:00和四川达州一个团队开了个腾讯视频会议。讨论的是一堂英语课《Unit 4 What’s your hobby》。
对于英语学科教学,课件老师是真的不敢多言,但还是鼓足勇气和达州这所小学老师团队开了这个会。关于学科教学方面的内容联系了数字教师训练营另一外英语卷王——田塔老师进行了指导。田老师来自河北保定,就这样,来自川渝冀三省的跨区域的协同教研就完成了。
没想到“小薛老师”的团队几天后,对课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录制,在昨天就报来捷报。
小薛老师:那现在我知道了易老师,以后凡是有这方面的,我们都要向您请教。
小薛老师:那天晚上的那个视频会议,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是让我们几位老师都非常的受益啊。我们才知道啊,原来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对我们的那堂课里进行改进。真的谢谢你,易老师。
小薛老师:嗯,我感觉我现在我的朋友圈有了易老师以后啊,我们学校再出去参加赛课,我都没有害怕的我都没有害怕的了心,然后特别是去年以来嘛,然后我们趋势都在开展那个用好。人工智能嘛,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啊,当时我们也是想了很久啊,有的时候都是那种感觉,就是为了为了融入AI,然后再去融入啊,现在我们知道了,就是在。哎适当的环节可以真的运用那个人工智能可以让我们这堂课变得更加出彩。
小薛老师:而且,于老师那天你跟我们的那个教案是逐字逐句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给我们看啊,真的是全都是妥妥的干货。比听专家讲座呀,或者说一些理论知识真的是强太多了。全都是我们拿来就可以马上用的东西。
发这些内容出来,课件老师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有多么厉害,毕竟能坚持三年半日更公众号的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课件老师想说的是,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我们每天只停留在看、听、说的层面,我们是干不好教育的。教育信息化也是如此,重庆巴蜀小学一句话叫:“教育是做的哲学。”
课件老师也深以为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哪怕是自己的短板,加持自己的专业领域后,跨界也不难。
看着“小薛老师”给自己发的他们微信上讨论的过程,课件老师陷入了深思:“教育的田野里,从来没有独行的耕者。”其实,参与这些磨课活动,课件老师才是收获最大的人。磨课团队对课堂的敬畏心,还有把 AI 工具掰开揉碎了用在教学里的韧劲,才真该是让我们好好学习的。
它不是专家报告里的高深理论,也不是展厅里炫酷的设备,而是一群人在课堂里跌跌撞撞试出来的经验,是跨越千里仍愿意共享的教案,是承认自己短板时依然敢伸手求援的勇气。就像巴蜀小学那句 “教育是做的哲学”,后面或许还能加上一句:做的时候,别忘了拉着同伴的手。
我们经常讲老师们不愿意研究,我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我们的公开课都只有一个人在拼命,别人都是团队作战,其实我们只是没有找到同路人,如果大家也有同样的困惑,欢迎您加入数字教师训练营。《课件老师:我建立了一个教育信息化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