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式互动
采用苏格拉底提问法结合反思提示,通过启发式对话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
结构化输出
以模块化方式组织知识,清晰呈现概念关联,通过精准的语境控制降低理解难度,提升学习愉悦感。 -
智能适配
动态评估用户水平,结合对话历史智能调整教学内容,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
成效验证
通过多元评估体系(测验/开放性问题/定制化反馈)巩固学习成果,确保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
无缝切换
支持学习模式的实时自由切换,让学习目标可以随需求灵活调整。
即日起,ChatGPT Study功能对免费、Plus、Pro、Team 版登录用户开放,ChatGPT Edu 版用户将在未来几周内获得该功能。
使用也非常简单,进入ChatGPT后,无论哪个版本,点击这里,选择“研究与学习”,即可进入学习模式。

比如我们问它:“7(3x-3)+4=24-3(3-x)怎么解?”

它会直接跟我说“我们一起来一步一步解这道方程吧,但我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带你自己算出来”。
然后它给出了建议,先把括号展开。
然后还给出了相应的提示,这个时候我只需要根据逻辑计算,然后在输入框中输入结果即可。

我把结果输入进去后,系统可以直接判断正误,然后告诉我后续的解题思路。

当需要等号右边移到左边时,它还会先问我有什么变化。

当我故意做错的时候,它会有提示

在得出最终答案后,它还会问我是不是想复习一下,并且还给我整理了一个小口诀。

给出的小口诀也蛮有意思。并且还是问我要不要做一下练习。

我们开始练习之后,又是一步一步开始了。

从以上不难看出,整体的逻辑还是很符合目前的教育理念的。
从简介来看,学习模式依托 ChatGPT 与教师、科学家及教育学专家联合开发的定制化系统指令构建,核心目标是落地支持深度学习的关键行为 —— 包括鼓励主动参与、科学管理认知负荷、培养元认知与自我反思能力、激发探索欲,以及提供兼具实操性与支撑性的反馈。这些设计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植根于学习科学领域的长期研究成果,直接决定了模式对学生需求的响应逻辑。
OpenAI 教育副总裁指出,ChatGPT 应用于教学辅导时,若能发挥引导价值可显著提升学习效果;但倘若被当作 “答案机器”,则可能阻碍学习进程。而此次推出的学习模式,正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规避了单纯输出答案的弊端。
OpenAI 强调,此次学习模式的推出,仅是优化 ChatGPT 学习体验漫长进程中的起点。目前团队已在探索多项功能以增强其互动性与实用性,具体包括:对复杂或文字密集型概念的可视化呈现优化;跨对话场景的学习目标设定与进度追踪;以及基于学生个体技能水平和学习目标的深度个性化定制。
在教育领域,AI 工具的最佳应用路径仍处于探索阶段。OpenAI 正通过 NextGenAI 计划联合多方合作伙伴,持续推进学习与 AI 交叉领域的研究;同时携手斯坦福大学学习加速器(Accelerator for Learning)的 SCALE 计划专家团队,聚焦 K12 等教育场景,深入研究并分享包括学习模式在内的 AI 工具对学习成果的实际影响。
事实上,OpenAI 对教育场景的重视由来已久,而 ChatGPT 也早已成为用户学习的重要载体。电子邮件营销机构 InboxArmy 对近 8.9 万条用户评分的调研显示,学生是 ChatGPT 移动应用的核心用户群体 ——2023 年 7 月至 2025 年 4 月间,教育类场景评论在该应用安卓版本的所有特定任务类评论中占比超 41%,远超其他用例。
不过,ChatGPT 早期 “直接输出答案” 的模式曾引发教育领域的担忧。而此次学习模式的推出,标志着其在教育场景应用中迈出了关键的优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