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WAIC)展馆内,智能浪潮澎湃涌动。展区面积超 7 万平方米,吸引 800 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市外及国际企业占比超 50%,80 余款首发首秀、3000 余款展品集中亮相,特设的 Future Tech 创新孵化板块展示了 200 余个海内外初创项目。
本届大会以“模型应用 + 具身智能 + 智能硬件”为显著特点,汇聚了众多企业的创新成果,展现出一场围绕自主创新、面向现实场景的生产力革命,中国 AI 在软硬件协同突破中,全力争夺全球智能竞争制高点。而在教育领域,各类 AI 应用同样精彩夺目,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启创・InnoSpark 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1.0
在大会的智能教育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创智学院联合研发的“启创・InnoSpark 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1.0”正式发布。
这一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基于国产千问基座自研,专为教育场景量身定制,犹如一位智慧超群的教育专家,全方位赋能教育。
价值观引领:基于10万+教育语料训练,融入中国特色育人导向,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中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创造力培养:创新引入神经坍缩理论,破解教育数据长尾分布难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性化学习:支持跨学科教案生成、学情诊断与情感交互,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
研发团队负责人周爱民教授透露,今年 9 月完成备案后,模型将开放教案设计、作业批改等核心功能,届时将成为百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得力 “智能伙伴”,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与效率。
学而思在 AI 教育领域持续深耕,其与北师大联合开发的 “师承万象” 大模型在此次大会中也备受瞩目。
这是首个紧扣新课标知识体系的基础教育大模型,已成功进入北京市教委 AI 应用超市,并在北京六十多所公立学校进行试用。
它会依据孩子所处年级,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答疑服务,精准圈画学习重点,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辅导中,模型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采用差异化的引导方式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方法。
搭载该大模型的学而思学习机功能丰富,不仅能根据孩子个性化需求提供学习解决方案和规划,突破教育行业大规模、个性化、高品质难以同时实现的 “不可能三角”,还拥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智能体“小思”。
2024 年 “小思” 被唤醒达 2.3 亿次,其 “小思工作坊” 功能让孩子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如生成绘本、编写代码、制作地球仪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国内教育科技领军企业网易有道在大会上展示的有道 AI 答疑笔 SpaceOne,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这款小巧玲珑的 AI 原生硬件,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堪称学生随时随地解决学习难题的得力助手。
它深度整合了网易有道自研的“子曰” 教育大模型与 DeepSeek – R1 推理模型的底层能力,彻底突破了传统学习工具仅提供标准答案的局限。
在现场演示中,针对数学压轴题,它能将解题思路进行可视化拆解,如同在学生面前铺开一张详细的 “草稿纸”,一步一步清晰地呈现逻辑推导过程,让学生清楚明白 “为什么这么做” 和 “怎么做”。
并且,若学生对讲解过程中的任何步骤有疑问,还可继续追问,直至完全理解。在硬件设计上,它采用独特的滑动机身结构,配备 4.4 英寸获德国莱茵护眼认证的全面屏,竖屏操作效率更高。
3.6 厘米宽的隐藏式滑动笔头拓宽了扫描区域,800 万像素 AI 摄像头支持图文扫描与拍照录入,再加上语音交互功能,构建起多模态信息输入体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户外等碎片化学习场景,都能轻松使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些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的教育新 AI 应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打造了个性化、高效的学习体验。它们正推动着教育领域从传统的 “标准化生产” 模式,逐步迈向 “个性化生长” 的新阶段,开启智能教育的全新时代。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