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前一阵上线的即梦图4.0模型让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实际上这个模型还有一个名字——Seedream 4.0,它是由字节跳动 Seed 团队正式发布新一代图像创作模型 。简单说,它在一套模型里集成了文生图、图像编辑、草图控图、风格迁移等核心能力。不仅能在即梦 AI平台直接用,在豆包里也更适合“对话式”操作,指令理解更准确、风格改写更顺手。这次我们聚焦两个最常见的应用场景:电商产品与人像写真。评测重点放在 上手门槛、风格控制、细节质量、稳定性与可复现性,并附上可直接复用的中文指令,方便你“一键照做”。1、电商产品1)海报设计首先是海报设计。我们先给出最基础的指令,以中秋节主题为例:中秋海报

从效果看,月亮、玉兔、桂花、灯笼这些都很适配;版面上主体集中、背景不嘈杂,汉字准确没有乱码,整体已经能直接用于活动页或社媒配图。接着,我们还可以让它一键切换风格。

只需替换几个风格词,就能把同一主题变成电影写真、莫奈风格、水墨风格、中国风等不同版本:

如果把提示词再细化一点点,画面会更精准、更有冲击力。比如我们上传一张手握橙色 iPhone 17 Pro的图,提示词输入:
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iPhone 17 Pro中秋节电商海报,色彩饱和度高。橙色的iphone产品悬浮在画面中心,周围是流光溢彩的光线和动感的粒子效果,背景是未来感十足的月球表面或科技感线条。下方用醒目的粗体字体展示促销信息:「中秋大促,限时直降!」「iPhone 17 Pro,年度旗舰,直降1000元!」「买即享好礼!」,字体设计要带有速度感和科技感。整体风格为赛博朋克+国潮融合,电影级广角镜头,画面有强烈的对比度和动态感。

这个效果,橙色机身悬浮在冷灰月面上,速度线和粒子向心汇聚,画面冲击力和动势都很强。基本上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了。还可以像这样各种不同风格、天马行空的电商海报,不论是国潮风还是赛博动漫风都不在话下。

2)产品换背景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提示词,将产品的背景替换成任何你想要的场景。不论是设计初期的创意发散,还是生成设计底图,都非常好用。

可以看到,手机立在月壤上感觉很自然。光影非常真实,冷灰月面配橙色机身对比强,一眼就是“硬核中秋”的氛围。像这样,通过不同的场景提示词,就能让橙色的iphone17pro出现在各个场景。

3)产品融图直接上传一张产品图+任意场景图,就能很自然地把它们融合到一起,省去了以往繁复的手动PS过程。还是拿橙色iphone 17 pro举例:

可以看到,边缘很干净、比例合适,阳光方向也基本对上,地面阴影把“站立感”撑住了。现在对AI“用嘴提需求”,就能把产品不论放到油画中、赛博夜景还是抽象世界,都轻而易举。

4)品牌周边设计还可以将任何图案都设计成我们喜欢的周边。以我们西羊石的logo为例:

logo融合得非常好,还可以做成各种帆布包、帽子、手环、工牌等物件:

只要你有创意,可以把各种各样喜欢的东西都变成你的周边。

5)产品广告设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任意上传一个产品图,让豆包随意给你生成一组广告分镜图,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6)趣味风格不得不说,它的玩法实在太多了。可以最多支持上传10张参考图,咱们这里就不一一去测了。拿两张图来举例,上传手机的产品图和一张2d的皮卡丘图片。先让皮卡丘抱着手机:

效果没得说,甚至手机实物也跟着统一成了2d的动漫风格了。再来一些最近十分火的趣味玩法:变成手办

变成3d人偶

变成粘土

2、人像写真人像处理这一块依旧没得说,往日的一些需要精修的图直接甩给豆包,用嘴描述需求就能实现很不错的P图效果。1)美颜上传一张霉霉的近景照,霉霉已经很美了,那如果想继续加分呢,只需要输入指令:


质感确实更通透了:轻磨皮+淡妆把小瑕疵压下去,肤色更均匀、眼下更亮,五官比例也没被改动。2)滤镜试试再给她的照片加一层滤镜:


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加上滤镜后,橙黄+浅蓝的动态光带横穿画面,慢门拖影把舞台的速度感一下子拉满。人物和吉他的细节还在、主体也不糊。3)化妆还能快速给素颜上妆,一秒出片有没有。


4)换发型前面都是美女,后面拿男士来举例。假如想换个发型,通过下面的这样描述提示词就能轻松实现:


嗯,看来不是所有发型都适合哈利的。5)换发色换发色什么的更是轻而易举了,咱们把荷兰弟变成红发试试:

还是挺不错的,几乎没有违和感。6)证件照生成只需要上传一张生活照,就能轻松得到证件照。

7)高清修复除此之外,家里的老照片修复+上色也是难不倒它。

3、写在最后过去一年,我们看着生成式 AI 的能力在速度和易用性上一起狂飙:从“需要懂参数的玩家”,到“人人都能上手的应用层工具”。今天,像Seedream 4.0这样的一体化模型,越来越多,对多数创作者几乎零门槛。这意味着——
-
你不必是专业设计师,也能做出像样的电商海报; -
你不必掌握复杂修图,也能快速完成写真精修; -
你不必反复摸索参数,也能通过自然语言稳定复现风格。
我们真诚建议:去大胆尝试从一张海报、一次换背景、一次风格切换开始,感受工具把“灵感—成片”的距离缩短到几分钟。技术从不该把人挡在门外,它该做的,只是把创造的门推得更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