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
笔者认为,应用好国家平台中的学生评价,则会达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以下阐述,是笔者在教学中的部分应用和思考。

学生评价功能:1.课堂授课的时候,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点击工具条中的【互动】【学生评价】进行评价。
2.课堂之外,教师利用手机,PC电脑端、教室一体机等进行学生课外表现的评价。班主任在管理中,在学生行为上给学生打分——这里不足的是缺少一个自定义或更多更细的选择条目。
3.通过【工作台】【学生评价】参看学生的积分。有【进步榜】,【单项榜】和总积分排名。详细介绍请参阅上篇文章。

应用的实践和思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好各科教师达成共识,都应用),每一个互动环节,针对学生的表现,口头评价的同时,点击【互动】【学生评价】给学生评价。应用熟练后,这个操作就自然融汇到教学环节中。
1.教师,每天走进教室,用一点点时间打开让学生浏览一下排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随机,学生在家可以通过电脑或者父母的手机查看)老师简要口头表扬榜首学生和进步榜学生。
2.每周班会上,对积分高的学生进行隆重表扬, 对积分少的学生提出批评比指出原因,对进步榜进步大的学生表扬。

以上操作,笔者在实际教学实验应用后,课堂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积极性和不应用相比,提高了很多,课堂秩序也稳定。如果一个班级各个学科教师都应用,那么会产生以下效果:
1.各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趋向一致,标准统一,积分数据更准确。
2.学生积极性会显著提高,达到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应用数据也打破了对学生评价只有成绩一条标准了。这个数据应用在日常中,是一个比较准确的过程性评价,参考价值更高。
4.数据可以作为班级评优的参考。
5.家长可以随时通过数据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各个教学环节互动,总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评价的,比如说:回答得很好,你真棒!……
小学段学生对学习目的往往比较模糊,动力来自于家长老师的要求是被动的,他们缺乏学习目的性,积极性往往来自于对老师的喜爱或者某种喜好,并且飘忽不定。有了这个积分,正好可以引导学生。
笔者推荐亲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笔者的表述系统应用这一功能,相信会给你的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笔者恳请应用的亲在留言留言,留下你的应用困惑或者心得……©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