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山东的基本能力高考第一件拯救先去,容易得出结论了,因为“山东省基本能力高考”七年历程早已终止。以下是网络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基本能力是山东省2007年至2013年高考科目,旨在考查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知识、技能及科学与人文素养,并引导高中学校开齐课程设置、纠正文理偏科现象。考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内容涵盖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六个学习领域的必修课程,命题注重基础性与整合性,试题以综合题形式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设置,避免机械记忆类题型。该科目卷面分值为100分,按实际得分60%计入总分,考试时长120分钟。2007年首次实施时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2008年将Ⅰ卷单选题增至30题且每题分值调整为1分。2012年起全面改革为选择题模式。2009年科目内容调整“技术”领域排序,将其移至科学领域之后。2013年成为该科目实施的最后一年,2014年山东省高考改革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调整为“3+综合”模式。考试样题: 通用技术真题

信息技术真题:


体育、美术真题

信息技术、音乐真题

更多真题,可搜索2007-2013年间的真题,可别看百度推荐的近几年的,你懂的!
本人执教过高三基本能力,也当过备课组长,也享受过各种执教应试学科的工作待遇,并参加过一些核心工作,比较了解其运作规律。简单地说,因为基本能力高考是纸质考试,又定位保持区域公平的素养评价,题目不能过难,试题题目最后花样变换,但不能脱离课标,于是几年后的信息、通用、音乐、美术教学很快就轮为背记、刷题的方式,分数也很快趋同,评价的意义慢慢钝化。好在体育坚持着室内、室外都教学,信息还有机房可以基础年级的教学。这项高考拯救工程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积极的影响:课程方面迅速刺激了相关小学科的开设,教师待遇也迅速提高。我教过的这几年毕业的学生,后来讲起,当时的确学了不少知识,提高了自己多方面的素养,现在想起很值得。消极的影响:当然更多的课是在教室上了,纸上谈兵成为常态,这是学科性质的变化姑且不说,因为继续下去如果提高难度,也不是不能再向纵深发展。关键是,取消高考之后的影响过大。很多地方的决策层,认为不高考了就不必开课了,就像那些等级考的科目一样临考前突击一下就行了,这样的学校并不在少数。当然,像我们这些县中的优质学校还是能保持着正常的开课,这是难能可贵的素养教育的阵地吧。可悲的是,有的地方、有些学校,为了比升学率,将不等级考的科目音、美甚至体育也不开课了!当然,这并不完全是基本能力停考带来的现象,与近几年疯狂卷高考的关系更大吧?那些学校,从家长角度,局部调研也发现他们分成两类观点。支持不开课的是占多数,认为孩子基础本来就差,电脑、美术、音乐这些小时候都学过了,当然他们说的学过就是在社会上或家里玩过电脑,画过画。他们认为没必要开了,还是多些时间争取考上个大学。这是一生的命运三年,可以理解吧?少数的家长,相对比较开明,认为孩子喜欢就让他学,反正不指望他考多好的大学,也参与科创、美术专业等活动了。从学校、家长到学生,基本上认识不到叫信息技术也好,叫信息科技也好,能为他们现在带来什么。你讲什么国计民生,讲什么未来发展,这都是远景。
二、浙江的信息技术高考浙江的高考,也是作为当年实验区的一大教育创新。我很多浙江的教师朋友,也多次去考察,大致了解一些,甚至也了解一些他们的优势与困境。大致一说,希望合适的时候请浙江老师们来谈谈。为什么说合适的时候,要么这老师要或已经退休了,要么高考结束了,因为有些事是涉密,也有些是涉及政策的。所以,我们探讨讲现状的思考。
以下内容来源AI归纳: 1.高考纳入阶段(2006-2014年) 2006年:浙江省启动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作为高职高专招生科目 。 2008年:首次举行技术高考(纸笔形式),此后6年间尝试纸笔、上机、纸笔+上机等多种形式 。 综合改革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浙江省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7选3”选考科目之一,考生可自主选择 。 2015年:首次实施信息技术选考,考试形式为纸笔测试,满分100分(信息技术占50分),每年1月、6月开考 。 2017年:学考与选考分卷,选考试卷题量从17题减至16题 。 202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强调学科核心素养,考试内容与新课标、新教材同步调整 。 考试特点 选考内容:以“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三大模块为主,算法与程序设计占比突出 。 命题趋势:注重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学科素养,试题结合生活情境,体现能力导向 。 浙江高考样题(来源网络2024年1月)







怎么样?浙江之外的您,现在会做吗?如果高考,您能现在就开始去学习准备着这样的高考教学吗?
当然,山东当年的基本能力高考是面向全体学生素养的。是简单的,但学生想答高考也不容易,因为科目多,尤其是音乐、通用,甚至体育这些还是比较难回答的。当然,浙江当前的信息技术高考是面向选科学生的。据说,开始前几年试题相对简单一些,学生选考的优势大,人数还是多的。现在,随着精细化备考,题只能越来难来规避押题,难了学生选考的数量也在一些地方是下降趋势。另外,也有老师说考试带来的后果是一些偏远学校就讲题,不像浙江的发达城市学生能够多方面发展。这样的现象程度有多大,我们不太了解。不论山东还是浙江,通过高考,在考的期间,其正向作用是大于局部问题的。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吧。但是,浙江这样高水平的考试,要坚持下去并不容易,管理者要面对社会的挑剔,教师要面对成绩比较的压力。甚至,也有的专家认为选考关注了少数,对更多的学生造成发展公平问题,从一线来说这就没什么道理了。你想,有数学优秀的,也有英语优秀的,就不能有信息科技拔尖人才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