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会发现,公众号写作不是写不出来,而是每一步都容易卡壳。比如:
我以前就是这样,全靠熬夜硬敲,后来发现,其实整个公众号写作的流程,可以用工具拆成 6 步,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在为选题焦虑,朋友圈热搜、知乎热榜、小红书刷半天,结果越刷越没思路。
比如《知行小酒馆》《纵横四海》,每天上下班路上听一些播客,听行业大佬们的分析。
听这些,不是为了立刻写,而是让大脑慢慢有点素材库存。
有时候你今天听到一句话,三天后写文章时突然就能用上。
如果今天真要写一篇文章,我一定会先去微信指数搜一搜关键词热度。
别写完一篇你觉得爆炸的选题,结果一看根本没人搜,平台都不会给你推荐。
以前写文章我死磕每句话,导致第一稿写超久。后来我学会了:先把结构和大致内容写出来,细节慢慢改。
有时候想到一句话,直接在飞书里新建个小标题写下来,
有时候脑子卡住、或者需要理一下逻辑框架,我会打开 DeepSeek。
「你是一个公众号写作教练,帮我写一篇关于 AI 工具提高写作效率的文章,用总分总结构,语言口语化,别太官方。」
当然,DeepSeek 的文章你不能直接发,AI 写的终究有点“机械”,
毕竟公众号的内容,读者喜欢“有温度”的,有自己思考的,不是那种空的套话。
有一次,我直接发了 DeepSeek 写的初稿,结果后台数据超级差,
后来发现,平台算法其实能识别哪些是AI风格的内容,
链接:https://ibiling.cn/paper-pass/media?from=huayixmt0704
你把文章粘进去,它会告诉你哪里是“AI痕迹重”的部分,
如下图,蓝色是处理过AI痕迹的语句,红色是固定词,这样不会导致我们一些主旨核心内容也被降AI改掉了。
一般,我会把 DeepSeek 写出来的草稿,过一遍笔灵降 AI,
这样发出去的文章,至少平台不会一眼认出来是 AI 整出来的流水线内容,
后来我开始认真选排版工具,发现真的不难,工具选对了就简单很多。
秀米是我一直在用的,模版很多,我一般找「简洁、白色、正文突出」的风格,
和秀米差不多,但多了点花样,比如分隔线、引导区块、按钮样式更丰富。
模板也比秀米更多一点,但是基本上都是要开会员才能用,所以看大家的预算来选择就可以~
不折腾 PS,不要搞太复杂。(对于非设计类的同学,学习ps还是有点难度的,图怪兽就简单多了)
有一段时间我都是在电脑发文,结果每次都被别的事打断;
后来开始用公众号助手,有时候地铁上、咖啡厅里也能直接改好发掉,
不管是发布、排版微调,还是设置封面、原创声明,手机上都能搞定。
直到有一篇数据炸裂,才去研究后台,发现是因为“关键词蹭上了热点 + 完读率高”。
-
-
-
粉丝 vs 非粉丝阅读比例:非粉丝多说明文章外推效果好
-
这些数据我会记录在飞书表格,简单建个表,每周总结一次:
-
-
如果完读率低,可能是内容太冗长,有时候干货太多并不完全是优势。
-
如果涨粉多,看看是哪里被推荐了。仿照爆款进行迭代。
一开始飞书 + 公众号助手 + 微信指数 + DeepSeek,就够你跑起来了。
写公众号不是为了用多少工具,而是为了让自己写得更轻松、更好看。
只要有手机、耳机、1 小时,就能完成一篇完整的公众号文章,
不用焦虑、不用熬夜,也不会觉得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