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加上人工智能:小米AI眼镜使用体验报告

作为一名长期探索新技术应用的爱好者,课件老师总是对新奇的智能设备充满好奇。这次,小米智能眼镜一上市,课件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冲到实体店,入手了一副。由于课件老师近视高达600多度,还专门去千叶眼镜配了近视镜片,催促配镜的小姐姐三次,足足花了四天时间才拿到成品。昨天,课件老师终于正式戴上了这副小米智能眼镜,经过一天的体验,他决定写下这份详细的报告,和大家分享这款设备的优缺点,以及它到底适不适合入手。

给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加上人工智能:小米AI眼镜使用体验报告

科技感拉满,生活记录更便捷

小米智能眼镜的最大亮点,是它能解放双手,让生活记录变得更高效。课件老师发现,这款眼镜在某些场景下确实能派上大用场。比如:

外出旅游:拍照片不用掏手机,随时随地记录美景,确实方便。无论是街头巷尾的风景,还是旅途中的点滴瞬间,眼镜都能快速捕捉。眼镜的拍照功能适合快速记录生活,但受限于稳定性(毕竟是戴在头上,稍有晃动就影响画面),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不够稳定,像素也一般,难以媲美手机的专业拍摄效果。课件老师觉得,它更适合随手记录,而不是追求高质量的摄影。

给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加上人工智能:小米AI眼镜使用体验报告

出差开会:对于经常需要做会议纪要的职场人士,这款眼镜的录音转文字功能简直是神器。实时翻译功能也能在国际会议中帮上忙,尤其是面对多语言场景时,省去了翻手机查翻译的麻烦。

给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加上人工智能:小米AI眼镜使用体验报告

卡路里监测:眼镜还能识别食物并估算卡路里,对于减肥人士来说,这个功能有点意思。不过课件老师觉得,控制饮食还是得靠自觉,光靠眼镜提醒还不够。虽然有点新奇,但实际用处不大。

佩戴体验:重量和设计需优化

不过,戴了一天后,课件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重量,由于需要塞入各种电子元件,眼镜本身的镜框就偏大、偏重,配上近视镜片后,重量进一步增加,戴久了鼻梁有点吃不消。尤其是运动时,眼镜容易因为汗水滑落,佩戴稳定性不太理想。它是电子产品,防水性能一般,清洗也得小心翼翼,只能轻轻擦拭,不能直接用水冲。

给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加上人工智能:小米AI眼镜使用体验报告

镜框设计虽然塞下了不少科技元素,但也牺牲了部分舒适度。课件老师觉得,如果只是短时间佩戴还好,但长时间使用(比如一整天的会议或旅游),可能会觉得有点累。

另外,眼镜盒有点异味,打开时总感觉不太舒服,希望后续能改进包装材质。

整体评价:实用但有局限

小米智能眼镜主打的几个功能,包括拍照、摄像、录音转文字、实时翻译和卡路里监测,整体表现还算不错,但也有改进空间。小米大模型的开发力度不够,如果小米眼镜能开发一个像豆包那么多的功能的应用,那就物超所值了。

给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加上人工智能:小米AI眼镜使用体验报告

经过反复测试,不是小米品牌的手机,照片和视频不能直接进入相册,不能控制华为手机的应用。小米手机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比如打开软件,打电话等功能,可以通过小爱同学进行语音操作

试想:我们老师配上豆包眼镜,在办公室改孩子作业是这样的:“现在我开始改作业了,我边翻阅,你就开始改。”上课的时候,看到谁说话,按一下眼镜上的按钮,扩音出来提示某个孩子,真的就是二郎神的第三只眼

推荐够买群体:最近需要更换眼镜,经常出差开会听报告、旅游,用小米手机的老师够买。

自媒体时代的规矩,文章对您有帮助就要转发、点赞,还要在评论区反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