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日常教学微课,还是参赛精品课,借助AI工具可大幅缩短制作周期、提升内容质量。
制作精品课需“AI辅助+实用工具”搭配,确保从内容设计到视频输出全环节覆盖。
核心AI辅助工具。豆包(素材生成、细节优化)+ 即梦AI(数字人、插图、VR生成)+ 腾讯元宝(深度搜索、框架搭建、逐字稿生成)。
二、四步操作流程,从0到1快速出片
1. 素材搜集与框架搭建
核心目标是获取精准参考、确定课程框架,避免“无方向创作”。
用腾讯元宝/豆包的“深度搜索+逻辑梳理”功能,输入详细指令(如2024年八年级语文参赛精品课框架,包含导入、知识点拆解、互动设计、总结),需明确学科、年级、核心环节等细节,快速获取可参考的课例框架与设计思路。
2. 教学材料批量生成
同步产出教学设计、课件、学习任务单、作业与练习,避免重复劳动。
教学设计与逐字稿。将第一步的框架笔记上传至豆包或腾讯元宝,指令标注“生成XX学科XX年级《XX课题》的完整教学设计(含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 课堂逐字稿(补充过渡语、互动提问话术)”,快速获取基础文本材料。
3. 出镜录制与内容整合
解决“背稿难、录制乱”问题,确保画面与内容同步。
出镜录制辅助。将腾讯元宝生成的逐字稿复制到剪映,用其提词功能,避免忘词;同时用手机录制真人讲解画面(注意光线充足、背景简洁),也可以用即梦制作数字人。
4. 视频后期优化
快速整合素材,提升视频质感,满足参赛/教学标准。
打开剪映,导入“真人讲解视频”和“课件录屏”,用“画中画”功能实现“真人+课件”同屏;通过“抠图”功能去除真人背景杂色,让画面更干净。
三、避免AI依赖,突出教师特色
1.坚持教师主导性。AI生成的教学设计、逐字稿仅为“基础框架”,需按个人教学风格修改(如将AI的通用过渡语,换成自己常用的讲课方课);互动设计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如小学生课加“举手答题”动画,中学生课加“小组讨论”引导)。
四、适用场景与后续支持
特别适合目前正准备参赛精品课、日常教学微课制作,单人单机即可完成,无需复杂设备。








(二)汇集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健全优质课程资源遴选更新机制,系统化体系化建设智慧平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平台资源内容,提高平台资源质量。
(三)服务学生教师使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预习、复习、开展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提供服务。支持教师课堂教学,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提供服务。
(四)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用,帮助农村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质量要求
(一)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在意识形态、民族宗教、领土国界等关键问题上不能有偏差。
(二)确保科学严谨。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审定的教材,保证学科知识内容和授课语言的科学准确,保证情境素材的真实性、适切性和权威性。
(三)突出课堂实效。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教学改革方向,充分考虑学科性质和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特点,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和综合育人功能。
(四)注重制作规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完整、教学资源充足、摄制技术规范,语言、文字、符号、单位等使用要符合规范,精品课(除外语课程外)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有任何广告。精品课制作要求见附件1。
(五)保证内容原创。精品课必须是教师本人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典型教学成果,不得冒名顶替,严禁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工作程序
(二)学校推荐。学校应鼓励、支持教师参与课例设计,积极组织研讨和交流展示活动,并择优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推荐。
(三)县级初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优秀教师,对学校推荐的课例设计进行初选,组织相关教师试讲,在此基础上确定初步人选,并按照制作标准摄制视频,连同其他资源统一提交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四)省市遴选。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学科组织专家遴选确定市级精品课并推荐参加省级遴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确定省级精品课,进一步加大科学类精品课推荐数量,并在下达的名额内(见附件2)推荐参与教育部遴选。精品课原则上同一目录节点只推荐1节。特殊教育类精品课应兼顾各学科,省级精品课中语文、数学、生活适应课程数量占比不超过80%。
(五)部级遴选。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省级推荐的精品课进行评审,遴选确定部级精品课,并在智慧平台进行公示。
工作要求
(二)严格程序标准。各地要规范遴选程序,严格把握质量要求和2024年精品课评价指标(见附件3),坚持公开透明,保障公平公正。
(三)做好服务保障。教育部将加强平台技术支持,组织专门培训。各地要对遴选工作提供全过程的教学指导、技术支持、运维服务和经费保障。
(四)健全激励机制。教育部将对获得部级精品课的教师颁发证书,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省份以适当方式予以表扬鼓励。部级精品课可作为教学成果评定、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各地要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精品课的教师以适当方式予以鼓励。
(五)强化推广应用。部级精品课将作为智慧平台优质课程资源,供广大师生学习使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精品课交流展示活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应用的力度,切实提升精品课使用效益,促进提高教育质量。
其他事项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需在2024年10月31日前通过智慧平台完成精品课推荐工作,并于11月8日前下载精品课推荐汇总表进行确认。
附件:
1.精品课制作要求2.各地精品课推荐名额3.精品课评价指标
附件1.精品课制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