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在看钉钉智能批阅时,看到还有一个课文【跟读背诵】功能。
也不知道有多少语文老师使用过,还是分享给大家,具体操作步骤很简单。依然是选择【发布】——【课文跟读背诵】
再选择布置方式,单篇或者多篇课文,有跟读和背诵选择。
最后发布跟读练习时,还可以选择学生个体。也就是如果在学校已经完成了阅读任务的学生则不需要再次完成。
教师发布作业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的钉钉 App 进行跟读或背诵,系统会自动捕捉音频并记录发音准确度。完成后,系统还会生成分析报告,比如学生朗读的流利度评分、错误词句标记等,这方便教师快速批改并提供一对一反馈。另外,如果学生在学校已完成某些部分,可以“跳过”,减少重复劳动。这样还能带动家长参与——他们能查看孩子进度报告,一起练习,促进家庭教育互动。
在现实教学中,我观察到不少小学存在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例如,学生朗读时往往缺乏内在兴趣——课堂氛围机械死板,阅读材料单一(多是课本内容),导致学生被动听讲而非主动开口。教师也难以监控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这种状况会影响语文字词积累和语感培养,甚至造成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情绪。
采用钉钉的课文跟读背诵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
通过智能分配功能,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程度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如基础弱的学生多跟读,优秀生多背诵),避免“一刀切”,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通过趣味性互动方式(如音频反馈和小游戏化的评分机制),能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加强发音训练和语感形成,为后续写作和表达积累素材;
数字化工具简化了批阅流程,教师能实时查看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家长也能参与其中,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这种布置方式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字化时代,这种“学中玩、玩中学”的作业设计,正契合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核心素养”发展。
自媒体时代的规矩,文章对您有帮助就要转发、点赞,还要在评论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