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提效图表有课吗,催更啊。”一个老板上周私我。
“我看看大家需求,需求大就开,先继续更新😉”我回复。
蔚公子为此依然亲自实测,今天继续上干货,教大家,如何用DeepSeek提效图表生成问题!
今天这篇帖子实用性极强,大家一定要好好收藏哦!
一、一键生成正负条形图
正负条形图,想必是大家常用的一种类型,咱们上来先处理这个😎
泡泡玛特的Labubu今年持续爆火,我看有些商家还专门买一个超大Labubu摆在门口引流的,还是影响大。
好,那么上半年Labubu的销售情况怎样呢,让AI模拟数据,用正负条形图来表示一下,输入提示词:
你是一名图表大师,请你帮我生成2025年上半年各月labubu的横向正负条形图,包括利润、收入和支出,以html格式输出
实话说这对DeepSeek来说算是手到擒来了,不仅制作了输入、支出的正负条形图,还应提示词要求,叠加了一个利润的折线图,可以啊👌
不仅如此,还帮我们把“收入”、“支出”、“利润”的横向条形图全部做出来了,只需要点击上方对应按钮即可👇
紧接着我们再进阶一步,导入Excel生成图表,这个相信是更符合实际的需求。同时图表难度再加一档,制作面积堆叠图😎
新能源汽车之战是最近几年最大的商战了,我直接做了一个新能源汽车🚗相关Excel。
保存Excel,导入DeepSeek,输入提示词:
你是一名图表大师,请你理解Excel文档后,帮我生成对应的面积堆叠图,以html格式输出
等待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销售面积堆叠图”代码就生成好了,我们点击右上角“运行”。
“特斯拉”、“比亚迪”、“小米”、“华为”、“理想”各自的数据做成了一张面积堆叠图,用不同的颜色填充,方便后期理解👇
且将鼠标放到图表每个节点,都会显示相应的具体数据。
然后这里也提醒大家,要去电脑版官网使用DeepSeek。
说实话我没想到,就这两天,有个小伙伴私聊我时,显示的DS居然还是盗版的。
这里也就再提示一次,要么在手机商城上下载,要么去网页版官网,不然用了盗版,花钱到是其次,你的隐私数据上传就不好了🤔
好,接下来来个有意思的,词云图。之前总是常规的图表,想必大家有点腻,诶,词云图,这个还是比较出新的。
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事,原本我以为告一段落,但没想到这两天看视频平台,居然还有人在热烈讨论,各种热词不断。
首先我用AI检索了此次事件的热词,制作了一个Excel。
我先用DeepSeek简单尝试了一下,但发现效果一般,于是想,那咱们就用正确的代码,不就OK了🤔
var myChart = echarts.init(document.getElementById(‘ECharts’));
value: 50, // 值,将影响词云中文字的大小
value: ’30’, name: ‘智农通’},
value: ’29’, name: ‘OPPO’},
value: ’28’, name: ‘HONOR’},
value: ’27’, name: ‘红米’},
value: ’26’, name: ‘小米’},
value: ’25’, name: ‘美图’},
value: ’24’, name: ‘ONEPLUS’},
value: ’23’, name: ‘魅族’},
value: ’22’, name: ‘红手指’},
value: ’21’, name: ‘SAMSUNG’},
value: ’20’, name: ‘金立’},
value: ’16’, name: ‘BLACKBERRY’},
value: ’15’, name: ‘诺基亚’},
value: ’14’, name: ‘锤子’},
value: ’13’, name: ‘大疆’},
value: ’12’, name: ‘361’},
value: ’11’, name: ‘摩托罗拉’},
value: ’10’, name: ‘联想’},
value: ‘9’, name: ‘玩家国度’},
borderColor: ‘#fe9a8bb3’,
padding: [10, 15, 10, 15],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9)’,
color: ‘hotpink’, // 提示框文字颜色
extraCssText: ‘box-shadow: 0 4px 20px -4px rgba(199, 206, 215, .7);border-radius: 4px;’
type: ‘wordCloud’, // 系列类型为词云图
shape: ‘pentagon’, // 词云形状为五边形
left: ‘center’, // 词云水平居中
drawOutOfBound: false, // 不允许词超出画布范围
layoutAnimation: true, // 启用布局动画
fontFamily: ‘PingFangSC-Semibold’, // 字体
‘#fe9a8bb3’, ‘#fe9a8b03’, ‘#9E87FFb3’, ‘#73DDFF’, ‘#58D5FF’
return colors[parseInt(Math.random() * colors.length)];
focus: ‘none’, // 高亮状态下不聚焦任何词
myChart.setOption(option);
你是一名图表大师,请你读取文档中的代码并且理解;然后根据我提供的内容,做出和所提供代码类似的词云图图表,生成新的html格式内容
别说,这个确实不错了,不仅颜色不一,而且字体大小基本按提供的数据生成的。
最后我们来一个矩形树图,虽然出现的少,但关键时刻用这类图也是不错的😏
老样子,还是用《凡人修仙传》来举例,我们列出暑期各平台的相关热门话题以及数据,做一个Excel。
myChart.showLoading();
$.get(ROOT_PATH + ‘/data/asset/data/disk.tree.json’, function (diskData) {
myChart.hideLoading();
const formatUtil = echarts.format;
function getLevelOption() {
return [
{
itemStyle: {
borderWidth: 0,
gapWidth: 5
}
},
{
itemStyle: {
gapWidth: 1
}
},
{
colorSaturation: [0.35, 0.5],
itemStyle: {
gapWidth: 1,
borderColorSaturation: 0.6
}
}
];
}
myChart.setOption(
(option = {
title: {
text: ‘Disk Usage’,
left: ‘center’
},
tooltip: {
formatter: function (info) {
var value = info.value;
var treePathInfo = info.treePathInfo;
var treePath = [];
for (var i = 1; i < treePathInfo.length; i++) {
treePath.push(treePathInfo[i].name);
}
return [
‘
‘ +
formatUtil.encodeHTML(treePath.join(‘/’)) +
‘
‘,
‘Disk Usage: ‘ + formatUtil.addCommas(value) + ‘ KB’
].join(”);
}
},
series: [
{
name: ‘Disk Usage’,
type: ‘treemap’,
visibleMin: 300,
label: {
show: true,
formatter: ‘{b}’
},
itemStyle: {
borderColor: ‘#fff’
},
levels: getLevelOption(),
data: diskData
}
]
})
);
});
你是一名图表大师,请你读取文档中的代码并且理解;然后我提供的数据,做出和所提供代码类似的大数据矩形树图图表,以平台为主要分类,生成新的html格式内容
这波思考就比较久了,而且思考过程中居然还写了一些代码。
首先确实按照我们提示词说的“以平台为主要分类”做出了不同的大主题,不同分类给出了不同的颜色,而且色块的大小都是按数据生成的。
鼠标划过,依然能体现各自具体的数据,OK,收工!
当然,后两个例子生成难度大一点,如果一次不行正常,大家可以多试几次✨
五、蔚公子的感悟
AI提效图表,可以说越来越轻松。
一些简易的图,可以一步到位;而相对复杂的图表,只要我们给出的提示词足够到位,其实让它复现一个七八十分的图表,也是完全OK的事🤔
就今天这几张图,以往我们自己来做,起码得个半小时,甚至更多。而AI一上,在多个账号同时运行的情况下,不出错的情况下,基本10分钟内,搞定。
提效不应该是嘴上说说,实际上也要派上用场,而提效图表,恰恰像一拳打在了AI的技能点上,数据量小的情况,完全能接住。
等之后继续平台更新,数据量大也能精确时,更广的用途就会显现✨
这两天没更新,主要深度学习了一位大佬的思想,花了两天梳理清楚了。
一方面更了解了为人处世、商业世界更高维的思路,另一方面我越看越觉得,我这步没错,在未来,注定是AI的时代。
在未来,想上班,只有AI相关的职业;在未来,想创业,只有AI相关的创业,一切都会被重塑。
就像十年前那句“一切工作都能被互联网再做一遍”,而今天,一切工作、生活都会被AI彻彻底底的再做一遍。
先行者当然看起来笨拙,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能先拿到结果的,也是他们。
很多人,先看不起,再看不懂,最后看不见。或许,这依然是逃不了的——时代规则…
PS:另外,大家真有学习提效Excel、图表课程的需求不,有的话评论区扣“1”,我会看看大家的想法,感谢大家信任🤓
好,今天分享就是这些了~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思考,同时如果能点个赞和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快收藏起来,慢慢探索,相信它能成为你提升效率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