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师培训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创设互动、合作、探究和体验的学习环境,引导教师亲身经历主动学习过程,从而深刻改变其教育观念、态度和教学行为,并将所学内化为自身专业能力的培训方式。参与式教师培训的核心内涵在于其以教师为中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实现教师在培训中的有效参与,使其在参与中获得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这种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动态和包容”,通过协作、参与和集体解决问题来赋能个体,使其对自身的学习体验拥有自主权,并分享其独特的视角。这种培训形式的核心理念在于,真正的专业成长源于教师内在的觉醒和实践的磨砺,而非外在的知识灌输。

Image by Rudy and Peter Skitterians from Pixabay参与式教师培训是一种源于20世纪后半叶,并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倡导的培训哲学与范式。参与式教师培训的根本目标是摆脱传统”讲座-听讲”式的单向灌输模式,将教师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合作者和探究者。因此,参与式教师培训代表了教育领域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的范式转变。
参与式教师培训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系列紧密关联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其区别于传统培训的鲜明特征:1、、以学习者为中心整个培训的设计和实施都围绕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已有经验和面临的困惑展开,确保培训内容与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高度相关。2、平等与尊重培训者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协助者和促进者。培训环境强调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鼓励多元化观点的表达,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3、主动学习与参与这是参与式培训的基石。它强调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应主动发起学习、自愿参与互动,并在”做中学”。培训活动的设计旨在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而非强制其参与。4、实践与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其关键。培训内容常常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微格教学等方式展开,引导教师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并通过后续的反思将经验内化为稳定的技能和观念。5、合作与互动小组合作是其主要的组织形式。教师们在小组内共同承担任务、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锋,通过讨论、对话和共同解决问题来深化理解、产生新知。6、反思与反馈培训过程高度重视反思环节。无论是个人反思还是集体研讨,都旨在引导教师审视自身的经验与信念,并通过来自同伴和培训者的建设性反馈来优化认知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