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开始收费,背后是国内大模型的集体焦虑?

博思AIPPT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大模型(LLM)都是免费的。
只需简单注册,就能让AI写文章、解答问题、甚至创作故事,让大家都体验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
然而,在9月底,国内知名AI公司月之暗面旗下的智能助手Kimi却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在推出“ok computer”功能的同时,启动了会员付费制度。
Kimi开始收费,背后是国内大模型的集体焦虑?
根据Kimi发布的付费制度,分为三个收费等级。
其中免费版本基础对话不限,但能免费获得 1 次深度研究和 3 次 OK Computer 的使用次数;
Andante:每月49元
深度研究和OK Computer每个月10次使用机会;
Moderato:每月99元
升级至 20 次/月的深度研究使用次数,同时支持 2 个深度研究任务并发;OK Computer使用次数升级至20 次/月,
同时支持 2 个 OK Computer 任务并发。
Allegretto:每月199元
包含所有权益,深度研究与 OK Computer 各给到40 次/月。

02
为什么在几乎所有AI工具都在免费的情况下,Kimi敢率先收费?
真实情况是高成本之下的必须选择,随着用户数量激增,维护和升级AI系统的成本也在飞速增长。
就像一家餐厅,顾客越来越多时,不仅需要扩大店面,还得聘请更多厨师和服务员。AI同样如此,用户越多,需要的算力和维护成本就越高。
要知道,Kimi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文本处理,但海量Token的消耗一定会导致算力上升,全免费的模式,长期来看难以为继。

03
放眼未来,Kimi打响的这“第一枪”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大模型领域可能会逐渐告别完全免费的时代,转向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AI工具推出分级服务:基础功能保持免费,满足普通用户的日常需求;而高级功能则通过付费解锁,为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此外,未来的AI付费模式也会更加灵活多样。除了月度订阅,还可能出现按使用次数计费、针对特定功能付费等不同形式。
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许多领域都经历了从免费到付费的转变。
早期的视频网站、音乐平台大多免费,但随着版权意识增强和用户体验要求提高,付费订阅逐渐成为主流。AI大模型领域很可能也在经历类似的过程。
Kimi打响的这“第一枪”,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它告诉我们,免费固然美好,但可持续的发展更需要健康的商业模式。
作为用户,我们不妨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一变化。
<section style="margin-bottom: -10px;display: flex;justify-content: flex-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