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宽高80cm*6.3cm*1cm,成分是14%尼龙+85%聚酯纤维+1%聚氨酯,这样一块布的成本是0.8到2.4元,iPhone Pocket在官方售价是1899元,好好好,就算我是为了苹果和三宅一生联名,为了他们说的罗纹网状结构,原创褶皱美学,3D针织工艺,这价还是有点太高了。我冷不丁梆梆就两个脑筋急转弯,泡泡玛特在海外火的时候,LAFUFU,BABALU,Lababa都能火,LAFUFU甚至成了流量密码,

我就在想哦,iPhone Pocket的属性有点像一个手机包,也有点像手机壳的延伸,那我是不是可以跟风做一个iPhone Bag,也是一个刚刚能装得上Iphone的包,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我给它加上特别的MBTI扣子,NFC交友贴纸,再用上不同质感的布料搭配。下一个Casetify,可能就是我了。

但这事,也就只能停留在想。我一个24K纯小白,对全球供应链、B2B采购、海运、清关啥都不会的人,怎么去把这个想法落地?这个门槛,横在我和iPhone Bag之间,感觉我的💰正在kuku溜走。再琢磨琢磨还是有解决思路的,前段时间,我分享了阿里国际站的Accio Agent中文版,一个面向200万企业级客户、面向外贸、面向海外的B2B产品。阿里出手了!首个会做生意的Agent上线中文版【附邀请码】而昨天,他们在欧洲的CoCreate 2025峰会上,预告了一个东西,一个在阿里国际站主站上的新入口,AI Mode。我看到那个预告视频时,有点被安利到。
视频里的主角是采购专家Ash Monga,干了20年全球采购。他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为大客户处理复杂的供应链操作。这包括监督团队执行采购、质量控制、供应商谈判和物流。也就是买买买。

这一次,阿里国际站突袭他发出的挑战是,重量控制在15公斤以下的折叠山地车,定的量很少,就是为了试试市场反馈,还要定制包装和logo,经典的没钱但是啥都要的。

然后,阿里国际站上的这个AI Mode,对着这个复杂的需求,一顿操作。开始执行前,AI Mode先提问了解更加详细的需求,是要铝合金还是碳纤维,是不是要针对山地自行车的 CE、EN14766 认证,目标市场是哪里,还争取了一下价格区间

AI问我要A还是B的时候,我会回答Both,AI Mode先是给出了两套不同价位的设计方案,还找出了拥有CE证书的供应商。以表格的方式列出了产品缩略图,产品名,供应商,MOQ(最小起订量),价格和材料。我额外提一嘴这个产品图是特别难找的,用OpenAI Deep Research可能可以做出来一些数值,文本类的信息,但是要保证那么多产品图片都能找到对的就很难。

因为是全球贸易嘛,下一步就是要算Landed price(到岸成本),热知识,到岸成本指的是进口商将产品从工厂车间运到您自己仓库所花费的全部总成本。这里面有什么信息差呢?我问了一下DeepSeek,很多供应商会报一个FOB(离岸价),比方说每件 $10 FOB 上海,听起来很低,但只包括了产品成本和把货送到上海港口的费用。实际的落地价格远远不止这些,估算的话等于产品成本 (Product Cost)+ 运费 (Freight/Shipping)+ 关税与税费 (Customs, Duties & Taxes)+ 其他费用 (Other Fees)「保险,港口杂费,清关费」这样就会出现供应商A的FOB价是$10,供应商B是$11。但如果A的运费和关税更高,B的落地价格反而更便宜。这一步很打脸,Ash已经很高估AI了,那么多门门绕绕的,以为会像是Deep Research怎么也要算半个小时,这中间都可以去喝个咖啡了,但结果是人都没离开座位AI Mode就开始出结果了。
有了设计,价格,供应等等一堆线上资料后,最终大关就是找到线下工厂了。AI Mode可以自动向供应商发消息,补全缺失信息。

他15kg碳纤维自行车都可以做,我针织手机小包,iphone bag为啥不行?虽然正式版的AI Mode要等到12月,但是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同源的技术Accio agent来超前测试一下,🔗accio.com
我告诉它,我要设计一款iPhone Bag,灵感来自Apple Pocket。我需要它有多种风格,比如一种带NFC社交贴纸,一种用防水布料,一种用针织布料,配齐7种不同的颜色,定价33美金,我要卖到美国市场,因为iphone在那边门店多。请给我一套完整的方案。Accio一本正经接下了我这个离谱要求,先是得出北美市场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设计出了,集成NFC社交贴纸的明黄,深蓝色,采用防水布料的绿色橙色户外款,以及日常用的白色。

我这随便定的价格还踩中了有利的价位区间,

iphone bag的竞品很少,现在去橙色软件搜也没其他合适的版本,毕竟刚刚推出来,但是Accio还是可以一次执行里面就帮我找出了合适的供应商,他们有着丰富的针织包制造能力,可以接定制。
而且比上面的视频里还多了一步,找到市场上相似外观或用途的产品来做价格对标分析,

咨询供应商的时候还额外补充了我没有写在提示语里面的细节,比方说是不是可以定制logo,采购价格(根据我的销售价格倒推出来的),以及MOQ最小采购数。

还给我做了详细的产品商业化方案,包括产品定位策略,生产计划,市场推广建议和因为模仿Apple的风险控制
这里面每一趴可能都不是很长,但是确实给了我提问的方向,Accio本身就支持多轮对话,我挑感兴趣的继续往下问就是了。这几分钟内,它成了我的联合创始人。这个词,也是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在峰会上提的。AI Mode,就是海外买家那个不知疲倦的联合创始人。

阿里没有把AI当成一个提效的小插件,而是把整个生意的主链路,都转向了AI。在海外买家这一端,它用AI Mode帮你完成市场调研、研发新品、比较供应链、计算到岸成本。在国内卖家这一端,它用AI Agent帮你装修店铺、自动接待客户、预警风险等等等,阿里国际站,正在变成一个被AI重构的采购引擎。具体来打个比方,过去,商家是怎么做生意的?简单来说就是铺品,去研究平台的关键词规则,比如买家搜一个词,平台匹配的是你的标题。这导致商家必须搞人海战术,注册一堆店铺,上架几万个雷同的商品,或者在商品标题里加上一大堆并不连贯的关键词,就为了去猜买家会搜哪个词然后能匹配上,现在平台依然是这个策略。

这就是在和平台博弈,为了能匹配上客流而焦虑的结果,但现在,AI Mode就改变了这个规则,AI不再是去匹配你的标题,它会像人一样,去阅读你的整个商品详情页,然后分析你的图片,你的资质,你的交易数据,你的服务评价。这意味着,商家再也不需要搞那些地毯式的重复铺品了。AI让平台把商家从这种焦虑中解放了出来,让他们重新回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至于那个最精准的买家,AI会帮你找到。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采购节,阿里国际站的GMV同比增长了17%,创下历史新高,这就是AI驱动的效率。AI Mode,它正在打掉全球贸易这个高不可攀的门槛,它正在把只有资深从业者才能玩转的游戏,变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能下场一试的新红利。
@ 作者 / 卡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