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可靠”的人工智能。教育是伟大的育人事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人工智能在内容生成、自然对话、批阅评价、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功能性,必须以可信、可靠为重要前提,否则将会对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建构、素养发展、情感沟通等带来负效应,也会给教师和管理者带来决策偏差。当下的各种大模型产品存在明显的内容可靠性缺陷,进入教学的环节越多、年级层次越低,带给教育教学的风险就越大。因此,中小学课堂需要更“靠谱”的人工智能产品,以帮助师生缓解来自内容可靠性方面的挑战。
教育需要“安全”的人工智能。安全性对任何领域而言都很重要,教育系统尤为突出。近年来,教育系统面临巨大的网络安全挑战,网络攻击、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电信诈骗等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师生身心安全。在大模型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进入校园,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日渐升高。当前,亟需加强人工智能产品进校园前的安全风险的全面评估,设置高门槛,建立全流程的风险动态监测机制,为师生营造安全无忧的绿色智能教育产品与服务环境。
教育需要“公平”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其好坏优劣决定了服务教育教学的品质和效能。将成功的商业、交通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直接迁移到教育系统,难免水土不服,容易引起推荐失准、兴趣固化、偏见歧视等问题。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是要助力教育公平,而非反作用。因此,教育系统需要更透明、更公正、更具解释力的人工智能算法及产品,让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孩子都能实现适性成长。
教育需要“极简”的人工智能。再强大的智能技术和产品,一旦用不起来,则价值基本“归零”。教育信息化的历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凡是对教育教学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技术都是极其简单、极其好用的。同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速度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体验感和便捷性。特别是当下的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面临的工作负担和学业压力依旧很重,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高大上的产品,而是不需要专门的技术培训,一看就懂、一用就会的极简型人工智能产品。
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征程上,可靠、安全、公平与极简的人工智能才是教育所需、师生之盼、民众之福。我们坚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必将加速融合、协同演化,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科技力量和人才支撑。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