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AI浏览器,它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用的浏览器。这也是为什么,我必须先说说它的搜索和标签页。新版的QQ浏览器有三个AI入口,
搜索的速度很快,左侧是Chrome同款的AI总结模块和我们熟悉的传统搜索,还可以直接切换成公众号搜索,许愿之后可以加上视频号,右侧是AI搜索,继续许愿可以上线信息源过滤的功能。
新版QQ浏览器,还有我之前吐槽OpenAI Atlas没有的标签页分屏、整理和搜索功能,可以通过顶端栏或者AI小窗里面打开。你真的,你更新但凡早半年,我估计就不会每天在三四个浏览器跳来跳去了(Arc,Chrome,Safari)。
它的整理标签页里,还划分了内容和域名两种方式。整理好后会自动分组取名,分组可以选择展开或者折叠。就算我同时打开50个标签页,它还是可以按内容分类,帮我折叠成七八组。我不需要收藏,也不需要用别的插件做临时记录。
还有,浏览器可以切换竖版和横版工作台两种格式。分组后,你再去搜索标签页,它还会给打上对应的颜色标签。真的太细了,能感觉有做过详细的AI浏览器市场调查的,我喜欢的这多多少少都有一点。通过Alt+Q快捷键还可以实现自动隐藏。

把一个浏览器的本分做好了,我们再来聊它放了哪些AI功能。功能有很多,在AI小窗里可以把常用功能固定在顶端栏,调用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小窗的形式进行的,可以直接最小化,不占用的我屏幕面积,功能很多(14种),但我最想聊的,是那三个在别的AI浏览器里不常见的下载,订阅和更新助理。这才是它真正的杀招。我先是问它,帮我下载遮天小说txt以及有声书mp3版。这个真的比我找电影还难。当年高中时,要是能拷几本到MP3里,一次够听好几个月了。它整合出来的资源里,我检查了10个,有7个是可以直接下载的。下载电影的时候,有些资源名字有歧义,它会做一个问卷给你勾选。电影类的成功率是5/10,比我自己没有固定信息源的前提下瞎找,算高了。4K壁纸的成功率也能到6/10。

而订阅和更新助理是两个跟时间相关的任务,订阅是针对某个事件的。比方说我拿不准跳票了一个月的Gemini 3什么时候更新,我可以订阅这个主题,让它每天推送全网的信息。而更新助理,是针对某个网页的某一个“区域”的。这就更离谱了。我可以锁定一些信息聚合网站里某个特定的模块,一出现Gemini的字样,就提醒我。追更的频率最长可以到90天,每10分钟提醒一次。


更新助理这个功能值得单出一个操作视频,
第二类我会给视频类,自带的实时双语字幕和视频总结,20分钟的视频会被划分成了7个关键帧和对应的文本总结,导出成PDF和Word的时候还会带上视频截图和时间轴。

第三类是网页类,也是很多AI浏览器的基本功了,大部分会选择在侧边栏或者右下角加一个AI入口,避免在对话的过程中会挡住部分页面。QQ浏览器用的是小窗形式,会遮挡一部分,但好处是它会自动区分文件,网页和视频,不过目前不支持跨网页多网页的总结,这是我第四个愿望。

大改了那么多,CPU占比高吗?我用活动监视器对比了一下,打开同样的46个页面,有文件、视频、图文。QQ浏览器和Perplextity Comet在空闲的时候占的CPU都很低。但是,Comet会有一个小助手,不停做高频的空闲唤醒 (Idle Wake Ups),保持它跟服务器的连接,确保我们提问的时候可以秒回,但变相缩短了我MacBook的待机时间。而QQ浏览器用了不同的调度策略。当我最小化它的时候,它不会做高频唤醒。在遇到高负载(如播放视频或复杂动效)的状态时会有比Comet更高的瞬时资源占用,也会相应地提高系统WindowServer进程的活跃度,来保证自己功能实现。

这一套组合起来QQ浏览器是真能在目前那么多AI浏览器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QQ浏览器它没有想用一套全新的UI来颠覆你的使用习惯。它保留了你熟悉的一切,那个地址栏,那个标签页,这些不需要任何学习成本。它把总结,翻译,思维导图,视频处理,文件处理,下载管理,信息订阅等所有这些你可能需要用十几个不同软件和插件才能实现的功能,全部塞进了一个小窗里。而且,免费。它不需要你去寻找它,因为它已经在很多人的电脑里了,它只需要一个更新,一个让我们重新认识它的机会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全面改造,比那些试图推倒重来的技术革命,可能要来得更猛烈,也更彻底。它不跟你谈AGI,它只是在你每天都要用的那个软件里,加了一堆让你用了就回不去的AI功能。然后告诉你,不要钱。这真可能就是版本答案。
@ 作者 / 卡尔
